◇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  
— 夏季虾蟹池塘养殖七大水质问题及控制方法 —
编辑时间:2018/4/4 点击次数: 687 次

  虾蟹喜欢在水质清新、水草茂盛、溶氧充足、底栖生物丰富的水体中生活,池水的温度、pH及溶解氧、硫化氢、氨氮、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的含量,均对虾蟹的栖息和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影响。因此,要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其关键就是要使水质满足虾蟹的生长需要。要对不适宜的水质进行改良和调节,尤其是在夏天高温季节中,虾蟹池塘养殖时水质各种问题多发,必须通过实时监测及时把水质调整到最佳状态。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对常见的七大水质问题及其控制方法加以总结和介绍,以供广大水产养殖户参考。

  1高温季节气候环境多变导致水质变化

  1.1原因及危害

  进入夏天后,由于气温及水温不断升高,低气压,雷阵雨、强风暴、阴雨转晴、风向转变等气候环境多变,容易引起水质变化,从而极易引发虾蟹应激反应。

  1.2控制方法

  为避免因气候环境多变导致水质变化,需做好以下几点:(1)注意每次换水加注新水不超过10cm,且要求少量多次。(2)多开增氧机、及时投放一些增氧制剂,保证池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3)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如用Vc应激制剂等拌饲投喂,以降低虾蟹应激反应。

  2蓝藻过多引起的水质问题

  2.1原因及危害

  高温天气水体中有机质丰富,容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适宜蓝藻生长。蓝藻生命周期约为30d,整个生命周期可分为生长期、高峰期、老化期3个阶段。有过多蓝藻的池塘,水色一般为翠绿色或蓝绿色,且在池塘四周(尤其是下风口)会浮有一层翠绿色的膜,为绿色油漆状。蓝藻大量繁殖,会导致水质浑浊,重者会引起虾蟹中毒,且虾蟹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极易生病或生长缓慢。

  2.2控制方法

  要根据蓝藻不同生长阶段对症施治。

  2.2.1生长期(蓝藻生命周期的前10d)

  在蓝藻生长初期,一般不容易观察出蓝藻,但可通过测定池塘的一些状况发现,如水温、水体浑浊度、水体有机质含量等。在这个阶段需注意维护水质:(1)减少虾蟹放养量,养殖规格上求大,减少饲料投喂量,以减少水体有机质积累。(2)在虾蟹养殖前期就要开始坚持使用微生物制剂,逐渐将产生的有机质分解。

  2.2.2高峰期(蓝藻生命周期的中间10d)

  在这个阶段,蓝藻数量会急剧上升,生命力最为旺盛,在有风或开增氧机的情况下,池塘水面会呈鲜亮的绿色(老化期水色发黑、发暗),下风口会有油漆状膜出现,水的透明度极低。此阶段除藻的唯一途径就是使用杀藻专用制剂“借藻净”或氧化性消毒剂(如二氧化氯),杀藻后3~5d内要注意巡塘,防止死亡的藻类在池底厌氧发酵而产生有害物质,可用“底改”及芽孢杆菌制剂重新对水质进行调理。

  2.2.3老化期(蓝藻生命周期的后10d)

  在这个阶段,蓝藻整体处于新老交替时期,总体活性较弱,可使用具有净化水质效果的微生物制剂除藻,如芽孢杆菌制剂,3d内施用2次,经5~6d蓝藻即会死亡。

  3溶解氧不足引起的水质问题

  3.1原因及危害

  3.1.1原因

  (1)夏天气温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夏天高温容易引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同时,虾蟹在高温时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多。(2)养殖密度过大。虾蟹养殖密度过大,其呼吸作用在高温时加大,导致生物耗氧量增大。(3)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有机物越多,细菌就越活跃,而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氧,从而造成水体缺氧。(4)无机物的氧化作用。水中存在低氧态无机物时会发生氧化作用,此过程会消耗大量溶解氧。

  3.1.2危害

  水体轻度缺氧时,虾蟹出现烦躁,水面明显看出虾蟹游动的波浪,个别虾蟹头部浮于水面,呼吸加快;水体重度缺氧时,虾蟹大量浮头,甚至死亡。实际养殖中发现,溶解氧含量为0.4mg/L时,虾蟹停止摄食,长时间会窒息死亡;若长期处于1.0~1.5mg/L的溶解氧含量水体中,虾蟹会停止生长。

  3.2控制方法

  (1)要合理放养密度,避免追求高密度养殖而引起长期缺氧。(2)每年冬春季及时清理池底淤泥。(3)水体溶解氧过饱和时,可采用泼洒粗盐、换水等方式逸散过饱和的氧气。(4)合理使用增氧机。选在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搅动水体,将水体上层的过饱和氧气输送到水体下层。(5)制订合理的投饲计划,减少残剩饲料等有机物质的有机耗氧量。(6)适时施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7)施用氧化降解型水质改良剂,间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8)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过低时,应及时加注新水。4pH过高或过低引起的水质问题

  4.1危害

  4.1.1对虾蟹的影响

  水体的pH过高或过低对虾蟹都有直接损害,甚至致死。pH过低时,可使虾蟹血液pH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症,尽管水体中不缺氧,但仍会导致虾蟹浮头,或由于耗氧降低,虾蟹代谢急剧下降,尽管食物丰富,但虾蟹仍处于饥饿状态;pH过高时,腐蚀虾蟹鳃组织,引起虾蟹大量死亡。

  4.1.2对水质的影响

  pH低于6时,水体中90%以上的硫化物以硫化氢形式存在,增大了硫化物的毒性;pH高于8时,大量的氨离子转化成有毒的氨气。同时,过高或过低的pH均会使水体中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增大水体中有毒物质的毒性。

  4.2控制方法

  4.2.1水体pH过低时的控制方法

  (1)水体pH检测。要定期用pH试纸或pH测试仪进行水体pH检测。(2)清塘。对于水体pH过低、呈酸性的池塘,在清塘时最好不用漂白粉而用生石灰,以提高水体pH。一般每667m2水面平均1m水深用生石灰100~150kg。(3)定期泼洒生石灰水。对于水体呈酸性的池塘,为提高水体pH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每次每667m2向水面泼洒生石灰10~20kg。

  4.2.2水体pH过高时的改良措施

  (1)水体pH检测。要经常对水体pH进行检测,发现pH异常升高时要及时采取措施。(2)清塘。对于水体pH较高的池塘,清塘时不要使用生石灰而改用漂白粉,以降低水体pH,一般每667m2水面3m水深用漂白粉10~13.5kg;也可通过施用醋酸降低水体pH。(3)加注新水。对于pH过高的水体,要经常加注新水。

  5氨氮引起的水质问题

  5.1来源及危害

  氨氮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的排泄物、肥料、被微生物分解的饲料、粪便及动植物尸体等。水体中氨氮含量偏高会使虾蟹中毒,急性中毒时可引起肌肉痉挛、眼球出现回转反射障碍,甚至出现异常旋转游泳等症状,严重时窒息死亡。

  5.2控制方法

  (1)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可根据不同天气状况在不同时间开增氧机1~2h,以便池水上下交流,将上层溶解氧充足的水输入底层,并可散逸水体中的分子氨和有毒气体到大气中;或抽出底层水20~30cm,并注入新水;或使用增氧剂。(2)使用氧化剂。用次氯酸钠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到0.3~0.5mg/L;或用5%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5~10mg/L。(3)泼洒沸石或活性炭吸附部分分子氨,一般每667m2使用沸石15~20kg或活性炭2~3kg。(4)用微生态制剂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1mg/L,每隔7~10d左右泼洒1次。(5)种植水草。种植水草品种以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性植物为主,辅以少量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沉水植物要求覆盖池底面积的60%左右,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控制在水面面积的10%以内。水草除了可为虾蟹提供长期的青绿饲料外,还可吸收水体肥度而净化水质,且通过光合作用还可增加水中溶解氧,此外还能降低局部水温。

  6硫化氢引起的水质问题

  6.1来源及危害

  6.1.1来源

  硫化氢主要是由于水体局部环境严重缺氧,氧化还原电位降低产生。主要来源有:(1)含硫底泥无氧分解产生硫化氢。(2)水体或底泥中硫酸盐或含硫有机质含量丰富,经还原产生硫化氢。(3)水体偏酸,HS-和S2-等硫化物转化产生硫化氢。

  6.1.2危害

  水体中硫化氢含量偏高会导致虾蟹神经系统中毒或抑制其某些生理功能,中毒后虾蟹会快速死亡。

  6.2控制方法

  (1)加注新水,降低池水有机污染物浓度。同时,新水中的Fe、Mn等金属离子能沉淀水中硫化氢。(2)控制水体pH。水体pH越低,虾蟹发生硫化氢中毒的几率越大。(3)充分增氧。水体溶解氧含量高可氧化消耗硫化氢。(4)合理投饵,尽量减少池内饵料残留量。

  7亚硝酸盐引起的水质问题

  7.1来源及危害

  7.1.1来源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形成过程主要是由于残存在池底的饵料、粪便、死藻等物质分解成有毒性的氨氮,然后转化为亚硝酸盐。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形成有以下原因:(1)养殖中后期,虾蟹的养殖密度大,饲料大量投喂,造成粪便多、含氮有机物多。(2)池底淤泥过厚、水质混浊、水底溶解氧含量不足等。(3)与亚硝酸菌、硝酸菌的繁殖时间不同有关。亚硝酸菌的生长繁殖速度为10~20min一个世代,而硝酸菌为20h一个世代,因此,从氨氮转化到亚硝酸盐时间不长,亚硝酸盐在3~4d就能达到高峰浓度,而从亚硝酸盐转化到硝酸盐的时间较长,需7~10d,甚至更长时间。(4)与气温快速下降有关。温度对水体硝化作用有较大影响,硝酸菌在温度变低时,硝化作用减弱,从而造成亚硝酸盐积累。

  7.1.2危害

  亚硝酸盐对虾蟹的毒性很大,主要表现为对肝脏的损害,且鳃受损变黑,最后死亡。在虾蟹养殖中后期,因水体高温,底层有机物积累过多,耗氧量大,厌氧微生物繁殖快,亚硝酸盐容易超标,“偷死”现象容易发生。

  7.2控制方法

  (1)开增氧机,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使硝化作用完全彻底,减少形成亚硝酸盐的几率。(2)制订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投饲计划,减少饲料残渣的剩余和粪便的过多排泄。(3)适时换水。(4)施用水质改良剂如微生物制剂,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5)早上7时左右泼洒净水剂,9时左右将浸泡2h的“降解灵”加水全池泼洒。

  8小结

  在夏季虾蟹池塘养殖中,要注重水质的实时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pH异常、氨氮含量过高、溶解氧含量不足、水质混浊等常见问题,加注新水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且要多开增氧机、施增氧剂。同时,夏季高温多雨季节,虾蟹极易发生应激反应,平时应注意增加营养以增强虾蟹体质,可适当投喂Vc应激制剂防止应激反应的发生。总之,夏季虾蟹池塘养殖水质问题重在预防,以防为主,只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就能培育出优良的水质,搞好虾蟹池塘养殖,从而取得良好的效益。


上一篇:河蟹养殖后期常见病害及预防方法 下一篇:三四月份鱼苗养殖户谨防寄生虫引起大量死亡
Copyright 2017 河南华中牧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92031号